閱讀筆記【精準用腦】

2023/02/01 閱讀筆記 共 867 字,約 3 分鐘

這本書推薦給開始覺得大腦不如以往的人士,矯正自己的毛病,培養正確習慣。

大腦的四種運作程序:

  • 輸入
  • 輸出
  • 整理
  • 思考

輸入

大腦有所謂的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,一般人的工作記憶容量約在3上下

(三個片段?) (應該類似function最好不要超過5個或7個arguments的概念)

會隨著健康狀態變多變少,而且可以鍛鍊提升

  1. 睡眠充足
  2. 運動
  3. 親近大自然
  4. 閱讀
  5. 有意識的使用記憶力
  6. 心算
  7. 棋盤遊戲
  8. 烹飪
  9. 正念療法

(10. 寫程式?)

單工化

有效率的使用工作記憶就可以減少輸入錯誤,也就是一次處理一件事。 雖然大腦很喜歡這種感覺,但要抑制這樣做

邊聽音樂邊工作:對學習、記憶、閱讀能力有負面作用。對作業、操作、運動有正面作用。

盡量在當下先寫下來,無論是聽到或想到,就可以安心從工作記憶區驅逐這件事。(cache evicted and flushed to disk)

但只要寫下重點,一字不漏的抄寫對大腦負擔過重。

抄寫比起打字對大腦的活化功效更好。

盡量減少使用手機。也就是說盡量減少無謂的輸入。

(FB PTT RSS mail slack的大量垃圾訊息都是在擠滿輸入區的無謂資訊)

輸出

區分出容易和不容易出錯的時段

起床後專注力最高,之後逐漸下降

最不能出錯的工作,要在專注力最高的時候執行。剩下的時間執行比較單純的作業。

降低無謂的輸入,可以延長高專注力的時間

撰寫工作清單

  • 不要寫在手機裡,一旦專注力被手機訊息吸引過去,專注力就會歸零
  • 不寫的話,做完一件事以後就要重新思考接下來要做甚麼,專注力也會歸零
  • 一開始就寫好放在旁邊,可以隨時確認
  • 不會忘記要做哪件事
  • 避免佔用工作記憶
  • 在早上的空檔,坐到桌子前就擬定好工作項目

工作清單內容

  • 早上的三件事
  • 下午的三件事
  • 每天的三件事
  • 空檔的三件事
  • 遊樂的三件事
  • 其他的三件事

重要的事情放在早上或下午,空檔和其他寫不重要也不緊急的工作,降低恐慌感 重點是一瞬間就能知道下一個工作要處理什麼

思考

察覺狀態

  1. 工作記憶的高低
  2. 專注力的高低
  3. 大腦疲勞
  4. 大腦老化

(老實說我覺得這章有點沒用)

整理

已完成、已結束、或已經寫下來的資訊,大腦比較容易移除記憶 發呆的時候整理大腦

(覺得書中不重要的部分都省略了,後半段含金量有點低)

文件訊息

Search

    Table of Contents